![]() 一种燃气热泵变频冷暖机组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燃气热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燃气热泵变频冷暖机组,包括冷暖机组主体、控制器和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内箱,所述内箱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至冷暖机组主体的内部,所述内箱的左侧连通有总输管,所述总输管的另一端贯穿至箱体的左侧,所述内箱内腔的两侧均栓接有内壳;本实用新型具有预热功能,并对燃气进行有效预热,避免温度过低的燃气进入机组内部,使燃气燃烧更加充分,提升机组的效率,解决了目前在冬季使用燃气热泵变频冷暖机组的过程中,由于外界的气温较低,造成输送进入机组内部的燃气温度较低,使得部分燃气燃烧不充分,进而影响变频冷暖机组效率的问题。 公开号:CN214332918U 申请号:CN202120501478.8U 申请日:2021-03-0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汤荣华;唐志军;张圆明;黄阔;陈美红;汤问天;杜生华;许建辉 申请人:Liyang Guangdo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F24F5-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热泵变频冷暖机组。 [n0002] 燃气热泵变频冷暖机组主要是利用燃气发动机来代替电动机作为空调压缩机的动力源,该机组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节流机构等部件组成的制冷剂回路。在制冷剂循环过程中,室内热交换器对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进而实现室内空气冷却或者实现室内空气加热。 [n0003] 然而在冬季使用燃气热泵变频冷暖机组的过程中,由于外界的气温较低,造成输送进入机组内部的燃气温度较低,使得部分燃气燃烧不充分,影响变频冷暖机组的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预热功能,并对燃气进行有效预热,避免温度过低的燃气进入机组内部,使燃气燃烧更加充分的燃气热泵变频冷暖机组来解决此问题。 [n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热泵变频冷暖机组,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n0005]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气热泵变频冷暖机组,包括冷暖机组主体、控制器和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内箱,所述内箱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至冷暖机组主体的内部,所述内箱的左侧连通有总输管,所述总输管的另一端贯穿至箱体的左侧,所述内箱内腔的两侧均栓接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内部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内壳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转杆,所述转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侧内壳的内部,且相邻两个转杆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转杆的表面安装有若干个导热翅片,所述内箱的顶部栓接有顶壳,所述顶壳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内箱内腔的上方设置有传动机构。 [n0006]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竖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竖杆的顶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互固定,所述竖杆贯穿内箱并与其贯穿处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栓接在竖杆的底端,所述第二齿轮栓接在上方转杆的表面,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 [n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为大小相同的锥形齿轮,且第一齿轮与导热翅片之间存有间隙。 [n0008] 优选的,所述内箱内腔的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加热管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 [n0009]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安装有电磁阀,且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 [n0010]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顶壳内腔的下方安装有隔热板,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隔热板。 [n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2] 本实用新型具有预热功能,并对燃气进行有效预热,避免温度过低的燃气进入机组内部,使燃气燃烧更加充分,提升机组的效率,解决了目前在冬季使用燃气热泵变频冷暖机组的过程中,由于外界的气温较低,造成输送进入机组内部的燃气温度较低,使得部分燃气燃烧不充分,进而影响变频冷暖机组效率的问题。 [n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图; [n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箱的结构正视剖面图; [n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杆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n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框图。 [n0017] 图中:1、冷暖机组主体;2、控制器;3、箱体;4、内箱;5、连接管;6、总输管;7、内壳;8、加热管;9、转杆;10、导热翅片;11、顶壳;12、驱动电机;13、传动机构;131、竖杆;132、第一齿轮;133、第二齿轮;14、隔热层;15、隔热板;16、温度传感器;17、电磁阀。 [n0018]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n0019]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热泵变频冷暖机组,包括冷暖机组主体1、控制器2和箱体3,箱体3的内部安装有内箱4,内箱4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5,且连接管5的另一端贯穿至冷暖机组主体1的内部,内箱4的左侧连通有总输管6,总输管6的另一端贯穿至箱体3的左侧,内箱4内腔的两侧均栓接有内壳7,内壳7的内部安装有加热管8,内壳7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转杆9,转杆9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侧内壳7的内部,且相邻两个转杆9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转杆9的表面安装有若干个导热翅片10,内箱4的顶部栓接有顶壳11,顶壳11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2,内箱4内腔的上方设置有传动机构13。 [n0020]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具有预热功能,并对燃气进行有效预热,避免温度过低的燃气进入机组内部,使燃气燃烧更加充分,提升机组的效率,解决了目前在冬季使用燃气热泵变频冷暖机组的过程中,由于外界的气温较低,造成输送进入机组内部的燃气温度较低,使得部分燃气燃烧不充分,进而影响变频冷暖机组效率的问题。 [n0021] 进一步的,传动机构13包括有竖杆131、第一齿轮132和第二齿轮133,竖杆131的顶端与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相互固定,竖杆131贯穿内箱4并与其贯穿处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一齿轮132栓接在竖杆131的底端,第二齿轮133栓接在上方转杆9的表面,且第一齿轮132与第二齿轮133相互啮合。 [n0022]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竖杆131、第一齿轮132和第二齿轮133的设置,它们的配合使用能够将驱动电机12的动力传输给转杆9,并使转杆9进行转动。 [n0023] 进一步的,第一齿轮132和第二齿轮133均为大小相同的锥形齿轮,且第一齿轮132与导热翅片10之间存有间隙。 [n0024]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计第一齿轮132与导热翅片10之间存有间隙,以避免第一齿轮132在转动过程中与导热翅片10发生摩擦。 [n0025] 进一步的,内箱4内腔的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16的输出端与控制器2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控制器2的输出端与加热管8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 [n0026]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温度传感器16的设置,温度传感器16能够检测预热后燃气的温度,同时温度传感器16将检测数值传输给控制器2,控制器2通过控制加热管8的启停来实现对预热温度的控制。 [n0027] 进一步的,连接管5的表面安装有电磁阀17,且控制器2的输出端与电磁阀17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 [n0028]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电磁阀17的设置,其能够对连接管5的开合进行控制。 [n0029] 进一步的,箱体3的内部设置有隔热层14,顶壳11内腔的下方安装有隔热板15,且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贯穿隔热板15。 [n0030]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隔热层14和隔热板15的设置,隔热层14能够有效隔绝内箱4的温度向箱体3外侧扩散,起到保温的作用,同时隔热板15能够有效避免高温影响驱动电机12。 [n003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工作时,首先开启加热管8,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转杆9和导热翅片10的表面,同时开启驱动电机12,其带动竖杆131、第一齿轮132和第二齿轮133开始转动,随后位于上方的转杆9开始转动,其通过皮带带动下方的转杆9同步转动,此时燃气经过总输管6到达内箱4的内部,随后燃气向下运动,在向下的过程中,由于转杆9带动导热翅片10开始转动,此时燃气与转杆9和导热翅片10接触,转杆9和导热翅片10表面的热量传递给燃气,其使燃气的温度逐渐升高,同时导热翅片10的转动能够带动燃气进行翻滚,并增大燃气与导热翅片10的接触时间,提升预热效果,预热后的燃气经过连接管5进入冷暖机组主体1的内部,整个过程中该机组具有预热功能,并对燃气进行有效预热,避免温度过低的燃气进入机组内部,使燃气燃烧更加充分,提升机组的效率。 [n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燃气热泵变频冷暖机组,包括冷暖机组主体(1)、控制器(2)和箱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的内部安装有内箱(4),所述内箱(4)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5),且连接管(5)的另一端贯穿至冷暖机组主体(1)的内部,所述内箱(4)的左侧连通有总输管(6),所述总输管(6)的另一端贯穿至箱体(3)的左侧,所述内箱(4)内腔的两侧均栓接有内壳(7),所述内壳(7)的内部安装有加热管(8),所述内壳(7)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转杆(9),所述转杆(9)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侧内壳(7)的内部,且相邻两个转杆(9)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转杆(9)的表面安装有若干个导热翅片(10),所述内箱(4)的顶部栓接有顶壳(11),所述顶壳(11)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2),所述内箱(4)内腔的上方设置有传动机构(13)。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热泵变频冷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3)包括有竖杆(131)、第一齿轮(132)和第二齿轮(133),所述竖杆(131)的顶端与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相互固定,所述竖杆(131)贯穿内箱(4)并与其贯穿处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32)栓接在竖杆(131)的底端,所述第二齿轮(133)栓接在上方转杆(9)的表面,且第一齿轮(132)与第二齿轮(133)相互啮合。 [00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热泵变频冷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32)和第二齿轮(133)均为大小相同的锥形齿轮,且第一齿轮(132)与导热翅片(10)之间存有间隙。 [00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热泵变频冷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4)内腔的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6),所述温度传感器(16)的输出端与控制器(2)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的输出端与加热管(8)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 [00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热泵变频冷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的表面安装有电磁阀(17),且控制器(2)的输出端与电磁阀(17)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 [000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热泵变频冷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的内部设置有隔热层(14),所述顶壳(11)内腔的下方安装有隔热板(15),且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贯穿隔热板(15)。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676103Y|2005-02-02|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CN109184007B|2020-06-02|一种建筑保温结构 CN214332918U|2021-10-01|一种燃气热泵变频冷暖机组 CN206755677U|2017-12-15|一种冰箱制冰系统 CN202074608U|2011-12-14|真空超导内外翅片层叠式多向出风电热暖风机 CN208887003U|2019-05-21|一种低能耗的空气源热泵新风机 CN203518078U|2014-04-02|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 CN206770054U|2017-12-19|一种带除霜单元的斯特林电机 CN104567134A|2015-04-29|一种工艺冷水的节能供水装置及供水方法 CN213515736U|2021-06-22|一种工艺样品测试用测试箱 CN111981605B|2021-11-05|一种蒸发式空调机组温度自动调节方法及系统 CN211926189U|2020-11-13|一种用于电动汽车车厢内降温的制冷装置 CN207975770U|2018-10-16|一种具有环保节能型的制冷制热空调 CN213811865U|2021-07-27|一种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用辅助恒温装置 CN202303607U|2012-07-04|一种高效节能式电加热取暖器 CN214065072U|2021-08-27|一种新型户外取暖器 CN201436665U|2010-04-07|立式催化燃烧双循环漆包机 CN2456470Y|2001-10-31|高温食品加工机 CN213810831U|2021-07-27|一种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供暖装置 CN208604169U|2019-03-15|一种节能环保的台车式强热风循环回火炉的高效保温壳体 CN213630963U|2021-07-06|一种节能低温补偿的空气能热水器 CN2484514Y|2002-04-03|自动冷暖空调 CN202303647U|2012-07-04|空气源热电热泵地暖装置 CN211425166U|2020-09-04|一种聚葡萄糖生产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2504082U|2021-02-09|一种低温废液蒸发设备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501478.8U|CN214332918U|2021-03-09|2021-03-09|一种燃气热泵变频冷暖机组|CN202120501478.8U| CN214332918U|2021-03-09|2021-03-09|一种燃气热泵变频冷暖机组|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